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读书笔记] 读书札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9-29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了卷首,对汉字的演变与发展又有新的认识。下面说几个异形字。
檄,这个字都知道。但一个木字旁,一个身体的身,加一文字边儿,也是这个字的异形。
还有:宐=宜、 稾 = 稿、    = 乘、  尟 = 鲜的第二义,即“少”的意思、唘 =启
等等,等等,很多。还有那个“哉”字,左下的“口”部可以写成不带点儿“勺”字,为的是美观并容易刻写。对学书法的朋友来说,这就是小case,呵呵呵{:soso_e10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9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前面说到认真,这里再啰嗦一句。堂堂国家图书馆,把道光年间的江阴县志主修者陈延恩明晃晃写成张延恩,给人改了姓。唉……,陈跟张这两个字很像吗?不会吧。
我已纠了错,不知何时能改,是否会改。
老师的臭毛病,哈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一处地名,可见国家发展及朝代形势。
江阴秦汉时为乡,晋代立县。这说明,江阴此地生齿繁滋,发展了。
为县近千年,至宋升为军。以前只以为军是部队建置,读江阴志才知宋朝地方建置也有军。“军”比“县”重要,现在俗语说,级别要高,主管长官为知军,而非县令。首创江阴志的,就是宋朝绍熙年间知军施迈。
可见,宋朝时外辱极猖獗,海疆关隘重地已被逼到全民皆兵的地步。
即使如此,国还是亡了。
惨痛的经历。

点评

唐代就有“军”制了,一般和藩镇相关,新旧五代史里,各种军能把人领高粱地里。喵费了很大的劲,才搞明白宣武、天平、天雄、平卢等几个主要的,其它的也不很明白。 赵宋亡于蒙元,一点都不冤,当时的已知世界,被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0-12 09:57
发表于 2015-10-12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开花落两由之 发表于 2015-10-3 21:47
从一处地名,可见国家发展及朝代形势。
江阴秦汉时为乡,晋代立县。这说明,江阴此地生齿繁滋,发展了。
...

唐代就有“军”制了,一般和藩镇相关,新旧五代史里,各种军能把人领高粱地里。喵费了很大的劲,才搞明白宣武、天平、天雄、平卢等几个主要的,其它的也不很明白。
赵宋亡于蒙元,一点都不冤,当时的已知世界,被蒙古人强占和毁灭的约有一半左右,像西辽、花剌子模等高度文明的国度一样毁于兵火,反倒是相对荒蛮的缅甸、日本、沙漠奴隶抑制住了蒙古的扩张。放眼人类史,文明败于野蛮,是条明规则了。道理很简单,文明是倾向于包容共存的,而野蛮则是强抢豪夺,条条框框限制着,怎么能斗的过呢?半圣曾文正公有言,君子不应与小人斗,因为斗不过。为什么?君子有太多的框框限制着,不能用很多下三滥的手段,所以赢不了。
很有意思的是,赵宋朝廷在临安城下投降时,竟然是孤儿寡妇,和当年赵匡胤篡位时的老柴家一样凄惨,取自孤儿寡妇,失自孤儿寡妇,天道好还了。

点评

精彩的回贴,多谢朋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8 19:56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 收起 理由
老三届azq + 4 深刻!精彩!十分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5-11-8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良喵 发表于 2015-10-12 09:57
唐代就有“军”制了,一般和藩镇相关,新旧五代史里,各种军能把人领高粱地里。喵费了很大的劲,才搞明白 ...

精彩的回贴,多谢朋友。{:soso_e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8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良喵 发表于 2015-10-12 09:57
唐代就有“军”制了,一般和藩镇相关,新旧五代史里,各种军能把人领高粱地里。喵费了很大的劲,才搞明白 ...

“放眼人类史,文明败于野蛮,是条明规则了。道理很简单,文明是倾向于包容共存的,而野蛮则是强抢豪夺,条条框框限制着,怎么能斗的过呢?半圣曾文正公有言,君子不应与小人斗,因为斗不过。为什么?君子有太多的框框限制着,不能用很多下三滥的手段,所以赢不了。”深刻!精彩!十分赞同……

点评

谢谢朋友来访! 祝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4 12: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18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开花落两由之 发表于 2015-1-24 20:55
试着说说胡适。以前总觉得那么优雅的人应该出身不错。看了这本书才知道,胡适出身很苦。一个徽州商人继 ...

民国文人是最有风骨的一个群体。东西方的交融,传统向现代的渐进,在坚守和反叛、背弃和逆流、沉思和沉溺、哀痛和抗争的大博弈时代,民国文人以最无邪明亮的眼和最赤诚热爱的心,既敏感捕捉到时代激荡,又能立身政治洪流之外,保留一份文学的独立清醒,令短短的民国数十年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里绽放出绚烂多姿的文学面貌,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极难能可贵的。

点评

谢谢朋友来访。天气冷了,祝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4 12: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18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开花落两由之 发表于 2015-6-1 15:00
总体讲,此书不算深刻巨著,但也不算浪得虚名。感觉张嘉佳讲的故事本身并不新鲜,还是挺老套的。但无比 ...

床前枕边一模一样的一本,没错,读起来很爽!

点评

是呵。张嘉佳对自己作品的定位就是睡前故事。定位很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4 12: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18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开花落两由之 发表于 2013-8-15 15:08
说实话,对季羡林我一直不感冒。我非常赞同李敖的一句话:季羡林怎么能算是国学大师呢?不过是别人都死得 ...


季羡林是一个印度学的所谓“大师”,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他为某政权高唱赞歌,被中国影帝封为“国学大师”。

他老人家的《敦煌吐鲁番吐火罗语研究导论》、《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印度简史》、《印度古代语言论集》、《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等十余部著作,以及他翻译《罗摩衍那(一至七部)》等,都是局限于印度或是佛教,对于中国历史他基本上没有什么涉猎。

我只能说季羡林是个“伪国学大师”。

点评

Partly agree with you. 部分同意。嘻嘻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4 12:35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2 13: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2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精神力量 发表于 2015-11-18 16:39
季羡林是一个印度学的所谓“大师”,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他为某政权高唱赞歌,被中国影帝封为“国学大 ...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点评

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呵呵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4 12:37
这事不值一提,打脸的感觉,但不知道打的是谁的脸。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2 13:44
这事不值一提,打脸的感觉,但不知道打的是谁的脸。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2 13: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6-27 01:04 , Processed in 0.06327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